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672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哥德巴赫猜想之最新证明与发现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2

主题

0

听众

4

积分

升级  8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7 19: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哥德巴赫猜想之我见
哥德巴赫的一个猜想,已经困扰了我们200多年了,还不知道还要困扰我们多少年,更不会知道会有多少人为之默默奋斗终生。也许哥德巴赫自己也不会想到,他的一个猜想影响了人类几个世纪吧!
8 g  Y& f9 _2 o4 `9 [今天本人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小小看法,或许会对那些解谜者有一点新的启发吧。如果没有,就当是娱乐一下吧O(∩_∩)O~呵呵!# t/ n1 l1 J# d4 X/ v6 R

$ o' I- ~7 D% g  e: E* b' s7 E
9 C; x3 ]5 ]1 A- ]6 c* K( h8 o# ^' g* a8 ?& J) l3 F4 p! \( z" `
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 B0 }. i: ]% X% v  a. d

: {/ |) I3 ^' T# b. L
* A: u0 g+ ]4 J$ g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K+ [5 s$ D! D' r, T
% @, N8 |; t# [3 t' K$ I4 N

" z: H  @! A8 B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g% s  Q/ @* v% a) c$ p0 d+ F7 {
+ w: A% h. d9 L- c6 U# u' R
哥德巴赫猜想之我解:
4 v! g' T& t6 |/ `3 s5 V) Q哥德巴赫猜想无疑是正确的。上面说的最终证明的是一个大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在我看来,反过来看:所有的偶数都可以有两素数加出来,或者叫造出来。也就是说素数有规律,而且是有特殊的规律,它可以造出每一个符合题意的偶数。) d! d1 H% z8 M5 v
我们来看一下素数究竟有什么规律8 v, X+ V9 _. l: b+ t0 A% o3 x
先来看一组数据/ h) Y1 ]1 S4 V( h5 z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101 103 107 109 113 127 131 137 139 149 151 157 163 167 173 179 181 191 193 197 199 211 223 227 229 233 239 241 251 257 263 269 271 277 281 283 293 307 311 313 317 331 337 347 349 353 359……
' F; v- I; v$ d0 q" s我们再把相邻的两个素数依次相减
( {% h8 m7 t0 ^. I  `- a2 2 4 2 4 2 4 6 2 6 4 2 4 6 6 2 6 4 2 6 4 6 8 4 2 4 2 4 4 4 6 2 10 2 6 6 4 6 6 2 10 2 4 2 2 2 4 2 4 6 2 10 6 6 6 2 6 4 2 10 14 4 2 4 14 6 10 2 4 6……
" {0 P0 D% h6 I, W) n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D& A; T) B6 F; S  N* k! l. N
10613 10627 10631 10639 10651 10657 10663 10667 10687 10691 10709 10711 10723 10729 10733 10739 10753 10771 10781 10789 10799 10831 10837 10847 10853 10859 10861 10867 10883 10889 10891 10903 10909 10937 10939 10949 10957 10973 10979 10987 10993 11003……
' z5 t# S4 O0 w1 h( X" g, X% n. P再次作差
# y4 V3 ]5 F/ _7 h8 o+ }14 4 6 12 6 6 4 20 4 18 2 12 6 4 6 14 18 10 8 10 32 6 10 6 6 2 6 16 6 2 12 6 28 2 10 8 16 6 8 6 10……& P+ \! ^+ P- ^0 Y+ k
从上面的一系列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任意相邻的两个素数之间的差值并不大 它们的差值都是2的倍数,任意两个不相邻的素数之差也同样是2的倍数。那么任意两个素数之差或者叫距离就可以用2X来表示(X≥1,X∈N)其中2X包含了所有的偶数。最短的距离为2,最长的距离为无穷大的那个素数和3之间的距离,并且这些偶数是连续的,如:2、4、6、8、10、12、14...... (这个连续性还需要证明吗?我觉得不需要证明了,就像是公理一样,呵呵!)
5 E) \, q8 \& f1 d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任意两个素数之间必定存在一个数或叫一个点,使得它到这两个素数之间的差值或距离相等,也就是这两个素数的中点。我们设这个数值或点为N,任意两个素数值或点分别为A、B(A<B)。进而可以得出 A=N-X
$ h( B% z+ V/ ~/ TB=N+X。由此可以推出A+B=2N (N≥4,N∈N N=3时为最简单所证明偶数这里不作考虑)。当两个相邻的素数之间的距离最小时,即X=1,此时N的最小值为4,A、B分别为3和5;当然N的最大值就没法计算了。这里需要说明的就是它的连续性。由于两个素数之间的差值2X的连续性,使得N点到A点和B点的距离X也是连续的:即X为1、2、3、4、5…… 那么可以得出N点的值也同样具有连续性。所以2N包含了所有符合条件的偶数:即2N=A+B,其中A、B为素数,N≥4, N∈N ,N可以取3。

9 d" _, A, _- A. Z: p0 X7 ~如果上面的所有证明都能成立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应该就可以证明了吧 7 o; G: H, L. c" p* \! L
其实在我看来任意一个≥4的自然数,它都会是某两个素数之和的一半。也就是说都存在两个素数点,使得这个点到两个素数点的之间的距离相等,即为这两个素数点的中点。这样看来素数就可以造出所有≥4的自然数了,也就是说所有≥4的自然数都可以写成某两个素数之和。您说呢???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bin_2008        

0

主题

4

听众

5

积分

升级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我明白你想证明任意两个素数中点组成的数N构成一个大于3的自然数集合。
) V6 a( @5 f: m+ N' s2 l但要注意,X连续的前提是A、B任意,反之,若A点固定,X就不一定连续,也就不能推出N连续。你这证法的前面的思路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听众

203

积分

升级  5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群组我行我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tin        

0

主题

4

听众

123

积分

升级  1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思路有点意思,但关键是如何证明你的N可以覆盖全部正整数,你的小数例子说明不了问题,计算机早就证明了小于10的100次方以下,1+1是成立了,
3 n* U) N; s1 N另外给定任何整数M,可以找到相邻两个素数其差是大于M的(注:k!+2,k!+3,......k!+(k-1),k!+k 均是合数)
  ^4 `% z1 N4 d% X5 q任意相邻的两个素数之间的差值并不大不能这么说,
+ O9 K+ b; t- A+ X& Y2 l2 h$ p至于任意两个不相邻的素数之差也同样是2的倍数,这句是废话,因为除2以外,其他素数都是奇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93

积分

升级  92.6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彭帅聪 实名认证       

0

主题

3

听众

509

积分

升级  69.6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LIN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uyudong        

1

主题

3

听众

223

积分

升级  6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9smcai 实名认证       

0

主题

0

听众

29

积分

升级  2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汕头大学 大一 数学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ongs 实名认证       

0

主题

0

听众

12

积分

升级  7.3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2

积分

升级  7.3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4-6-1 04:26 , Processed in 1.091170 second(s), 10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