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大数据有四个特征,最重要的是获得洞察力和价值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zheng3056    时间: 2014-4-17 02:24
标题: 大数据有四个特征,最重要的是获得洞察力和价值

  在IT业界,有人把大数据产业定义为:“建立在对互联网、物联网等渠道广泛大量数据资源收集基础上的数据存储、价值提炼、智能处理和分发的信息服务业”,或者如IT巨头概括大数据战略为:“致力于让所有用户能够从几乎任何数据中获得可转换为业务执行的洞察力,包括之前隐藏在非结构化数据中的洞察力”。

  “总之是对大量、动态、能持续的数据,通过运用新系统、新工具、新模型的挖掘,从而获得具有洞察力和新价值的东西。”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虽然有多种解读,但业界一般认为,大数据有四个“V”字开头的特征:Volume(容量), Variety(种类), Velocity(速度)和最重要的Value(价值)。Volume是指大数据巨大的数据量与数据完整性。张亚勤说,IT业界所指的数据,诞生不过60多年。而一直到个人电脑普及前,由于存储、计算和分析工具的技术和成本限制,许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值得记录的信号,并未形成数据。几十年前,气象、地质、石油物探、出版业、媒体业和影视业是大量、持续产出信号的行业,但那时90%以上采用的是存储模拟信号,难以通过计算设备和软件进行直接分析。拥有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政府和企业,也只能把少量最关键的信号,进行抽取、转换、装载到数据库中。

  张亚勤认为,尽管业界对达到怎样的数量级才算是大数据并无定论,但在很多行业的应用场景里,数据集本身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完整才最重要。

  Variety则意味着要在海量、种类繁多的数据间发现其内在关联。互联网时代,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成了一个整体。进入以互动为特征的Web2.0时代,个人计算机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还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这个阶段,不仅是数据量开始了爆炸式增长,数据种类也开始变得繁多。

  “这必然促使我们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集成,找出原本看来毫无关系的那些数据的‘关联性’,把似乎没有用的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以支持我们做出的判断。”张亚勤说。

  Velocity可以理解为更快地满足实时性需求。数据的实时化需求正越来越清晰。对普通人而言,开车去吃饭,会先用移动终端中的地图查询餐厅的位置,预计行车路线的拥堵情况,了解停车场信息甚至是其他用户对餐厅的评论。吃饭时,会用手机拍摄食物的照片,编辑简短评论发布到微博或者微信上,还可以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查找在同一间餐厅吃饭的人,看有没有好友在附近……

  张亚勤说,如今,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人和人、人和各种机器、机器和机器之间产生无处不在的连接,这些连接不可避免地带来数据交换。而数据交换的关键是降低延迟,以近乎实时——这意味着小于250毫秒——的方式呈献给用户。

  “但比前面3个‘V’更重要的,就是Value,它是大数据的最终意义——获得洞察力和价值。”张亚勤说,大数据的崛起,正是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驱动下,呈现这么一个过程:将信号转化为数据,将数据分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为知识,以知识促成决策和行动。

  百度相关专家认为,就大数据的价值而言,就像沙子淘金,大数据规模越大,真正有价值的数据相对越少。

  “所以真正好的大数据系统,重要的不是越多越好,其实越少越好。”张亚勤说,开始数据要多,最好还是要少,把ZB、PB最终变成一个比特,也就是最后的决策。这才是最关键的。

via:人民日报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